冶山社区教育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成果展示 > 活动成果
【字体:
振兴南京·四合农民画研讨会
添加时间:2009-06-07   文章来源:冶山社区教育  作者:yesce

时间:2009年6月5日
地点:四方当代美术馆(南京鼓楼大钟亭)
主持人:徐开利(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
参会人员:
王淑琴   南京市司法局副局长
邢定康   南京市旅游局副局长
戴中礼   江苏省文联事业发展部部长
朱登琮   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李小山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著名评论家
蒋义海   南京名人书画院院长
王成兵   南京国际梅花书画院副院长、学府翻译董事长
周凯     南京大学副教授、新闻传播系系主任
李家珍   江苏省民间艺术家协会研究员
孙建设   南京市装饰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仇子富   江苏富海装饰公司董事长
刘桂城   芜湖军分区原司令员、著名收藏家
刘德馨   《名人艺术》副主编
薛少林   六合区文化旅游局局长
韩静     六合区文化旅游局党委书记
吴安林   六合区司法局局长
李长征   六合区冶山镇党委书记
宋建     六合区冶山镇政府镇长
胡斌     六合区冶山镇文体中心主任
张国良   六合区冶山镇农民画作者
南京市司法局、六合区司法局、冶山镇、国际梅花书画院相关人员和部分媒体人员。

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艺术家、各位农民画家、新闻界的朋友,上午好。四合农民画研讨会现在开始,先请王总介绍一下在座的嘉宾。

王成兵:介绍嘉宾(略)

主持人:很荣幸主持这次研讨会,刚才开幕式上陈局长(陈光亚)的开场讲话耐人寻味,我们当代美术馆是南京非常独特的一个美术馆,刚才我跟馆长李小山在谈这个事情,大多数美术馆都办的展览他不办,他办的要么是很先锋的、当代很前卫的展览,要么就像今天的这个农民画展览,这是很本土的、原生态的、原汁原味的。本身这个展览就比较独特,所以座谈会也很有意义。因为来的专家和领导很多,时间也很有限,开场白就不多说了,下面我想请朱登琮老师开个场,因为他见证了我们四合农民画从70年代到新世纪的前10年的发展历程,他还是有发言权的。

朱登琮:70年代我刚毕业的时候,刚好六合县文化馆徐凡说要办个群众美术培训班,想要请我们去讲课。后来我们去了以后就发现,我们不能讲,讲了以后就坏了。为什么我们不能讲,因为我们在学院里学的什么“三停无眼”等画人的技法,把这个教给人家就教坏了。我们看到他们自己画的太好了,他们随手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他们是民间绘画的高手,吸收了剪纸、灶头画等三笔两笔造型的技巧,跟我们绘画的路子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教他们。他们的东西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画起来,哪个地方需要什么就画什么。这次我跟他们讲,我给你们辅导不是教你们技法,技法你比我们还多,现代的绘画技法你们全用上了,所以我给你们讲课不能多讲,只能讲讲国内的国外的现代创作思想。什么叫儿童画?什么叫农民画?农民画跟儿童画有什么区别?我就张国良的画来讲,你的绘画已经超过了现在的农民画,不能老叫农民画了,你叫现代民间绘画。儿童画是认知画,认识什么就画什么;农民画是感知画,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画出来,把自己美好的愿望画出来。那么现代民间绘画又不一样了,我在你们那儿发现大部分的东西就是这个。农民的传统思想就是老早就有的“五行”思想、图腾思想,一直传下来的色彩:红的太阳、蓝的海洋、绿的春天、黄的土地。要讲就讲讲这个,把你们最拿手的画出来,容易接受。如果叫农民画作者学严谨的素描、色彩,那就完了。比如户县农民画当年把作者送到美术学院去学习,搞到后来就渐渐失去自己原来的特色。我接受这个教训,所以我说四合农民画不能教。只能给他们讲讲民间传统故事、图案是怎么回事。70年代文革中期推出农民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学院里的绘画画来画去都很难有突破。农民画作者大多很穷,地方政府 ,解决他们吃饭的问题和后顾之忧,他们再勤奋努力,就能画出他们想画的东西来,这才是艺术。不能完全依靠卖画生存,那样创作就不自由,画不出想画的东西。关键是要靠地方政府支持。我很欣赏像王总(王成兵)这样的热心人士,还有四方美术馆,这次给了农民画一个展示的平台。多一些这样的热心人士,我们的事业才会成功。今天市美协给张国良颁了个会员证,他无比的激动和开心,其实他们省美协、全国美协的证都能拿,真正有本事的人都在基层,他们的画就是要靠在座的领导、企业家支持,我感谢你们。

主持人:朱老师讲的很专业,谢谢朱老师,下面请李教授给我们讲讲。

李小山:首先我代表美术馆欢迎大家来。两个月前吧,市司法局组织我们谈这个事情,开始还没有把握,后来去了一趟,看了一下原作觉得不错。这次展览从今天的场面来看非常成功,一个是各方的大力支持,另外一个也是最主要的,作品非常好。就现在,打电话给我想要购买农民画的意向的就有很多了。我跟他们讲,我本人也想要。作为农民画呢,这个提法本身,我在画册的序里也讲了,以身份来定画种不准确的,但这是个约定俗成。我们中国目前还有80%的人是农民,这其中有很多喜欢画画的这样一个群体。有的画的很好,有的属于兴趣。这个就看他们的传统,就像四合农民画,它有传统。户县的农民画有传统,云南的有些地方自己也有传统。我看了一下这些画,我发现他们有明显的特征。就我们所讲的约定俗成这个概念,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把这批作品和20年前、30年前、50年前的农民画作比较,会发现有惊人的变化,这就是当下的中国,新鲜活泼的生活感受激发他们的灵感。所以艺术一直处于动态的发展演变的过程,这才使得不管是社会上其它类型或形态的作品,还是所谓的农民画都有活力的基本保证。如果农民画是个静态的存在,它就是原先的那个“土”字,没有魂。正因为它处在这样一个动态的变化,随着我们时代的生活,不但更新了这样一个趋向,还使得农民画和我们的审美有了联系。我相信这也是被艺术史证明的一点,艺术更珍视每个人的口味,我喜欢辣的、我喜欢咸的,这是你个人爱好。艺术是文化,文化需要积累。不管农民画也好,其它画也好,都是社会生活当中一部分。这次我看到四合农民画,说句老实话,还是很惊讶,超出了我的想象,比我预想的质量还要好得多。特别是我看的那两个大的画(缪华俊的《等待收硕果》系列),画得相当精彩,当然这个精彩它有个前提——身份,它的所谓的原汁原味。其实真正的原汁原味是不存在的,没有一个人能真正做到原汁原味,它总有它的来源、它的传统、它的养料。所谓的原汁原味,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像刚才朱老师讲的,通过学院的训练教育,有了一个学院的背景,这样的背景,这样的作品,我们称它为“学院派”。为什么叫“学院派”呢,学院有它的特征。那么我们这批作品有它自己的特征。我们希望这批作品的作者保持这样的风格,同时还要进一步的往前推进。我们争取在下一年再举办这样的展览的时候,看到一个更新的面貌。谢谢大家。

主持人:李教授给我们四合农民画一个很高的评价,也很专业的进行了艺术上的定位。彭书记是个领导者,也是当年的农民画作者,你最有发言权,请你谈谈。

彭家龙:这么多领导、专家在这里,我不够资格说什么。今天这个画展能够取得如此成功,令我很兴奋很激动,极大的鼓舞了我们的信心,首先我要感谢在座的专家、领导及媒体给了我们农民画这么高的评价。四合农民画的历史,刚才朱老师讲了,实际也只有三十年的历史。起初呢就是有些民间绘画爱好者,源于一些灶头画、剪纸等,他们有自己的爱好。当时,被田原老师、黄丕谟老师发现后,对这样一个群体感到惊讶,看了作品觉得非常精彩。就在80年代初期就搞了一次农民画培训班,这样就极大地稳定了一支创作队伍,高峰时作者有100多人,当时非常了不起。四合农民画在80年代是个发展高峰,1985年至1989年,首次展览是在省美术馆,还到过日本名古屋、美国圣路易斯、北京等展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很多专家、领导都想要扶持农民画,帮我们这支民间特色奇葩走出来,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农民画走出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困扰他们的有三大难题,一段时期非常萧条,一段时期又能恢复,就是这样一个曲折的过程。从我本人来讲,我也是个农民出身,我也在这个群体当中非常热爱农民画,我也希望我们这个特色民间艺术能够走出来,但是有很多的因素制约了它。今天这个画展成功地举办,也增强了信心。一个就是解决与时俱进的问题,赋予农民画生命力。我看了好多作品,刚才李教授讲了它是动态发展的。有张画画了一排排农家屋上一个个电视天线,它就成了一道风景,它表示农村在变化,家家有电视。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天线就没有了,那作者再画这个题材的时候就不能再用天线来表示,所以它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再者,这个农民画是不是就非要定性为“农民画”,事实上这个群体中有很多类型的人,就是在80年代初期,这支队伍里,王林山是理发的,有很多人是幼儿园老师,也有的是木匠、瓦匠。农民画的定性也要与时俱进。第二个问题,要使农民画继续发展传承下去,要解决市场问题,就是如何能够走向市场。今天很高兴看到几位装饰公司的老总。我们农民画能不能走进寻常百姓家的装潢?能不能与现在的宣传结合起来,就像今天借助法制宣传活动。如果不能走向市场,它就没有生命力,它就不能激发广大作者的创作热情。第三个就是如何稳定一支创作队伍,能够有一两个名人、一个很大的群体、一批骨干。这支队伍如何能够稳定?我们有的画家收入还是很低的。如果拿我来讲,就专门画这个画,想维持生活,这是很艰难的。这个里面就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我们政府,要来解决这个问题。如何使张国良、缪华俊、王林山、王金凤等一批骨干稳定住,使他们能过上好日子,能够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同时,由他们这些骨干能够带动一个更大的群体,使我们这支队伍生生不息。总之,今天方方面面给了这么大的支持和鼓舞,使画展办得如此成功,我非常高兴。我们区委李书记在临走的时候,让我感谢各位专家领导及方方面面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谢谢。

主持人:刚才彭书记讲到三个问题,其中第三个问题是如何走向市场的问题,这也是当下很多画的问题。现在农民画与30年前不一样了。下面就请南京旅游学会邢会长说说。

邢定康:我过去在南京旅游局工作,去年下半年退休,退休后我们搞了个旅游学会,主要是从事旅游产业理论方面的研究,也是实际应用的研究。今天来了之后非常感动,这样一个事情司法局在做。司法局是通过这样一个新的形式来进行法制宣传,这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活动。相比之下,我们旅游方面就比较惭愧,按照常规,这个画跟我们旅游关系更大些。那么我就讲几点想法和感受,没有很好去研究这个事。第一,我来了之后才知道这是四合农民画,多少年前我们到六合搞旅游工作时,晓得六合农民画,今天签到时看到又叫冶山农民画,我觉得这里面可能有个问题,就是要把这张名片打响呀,就要研究一下,到底叫什么农民画比较合适。因为你要打响一张名片,你不能乱。就像夫子庙灯会,一会儿叫秦淮灯会,一会儿叫南京灯会,自己都没有信心打一张名片。所以必须考虑如何打好一张名片。第二,农民画这个名称,美术界、理论界是否应该探讨一下到底怎么叫好些。同时我们南京也好,六合也好,美术界和理论界能不能从现在开始要非常珍惜四合农民画,要把它的档案建立起来。它的由来、它的发展阶段,还有应该有代表作要做些收藏,以后这是个好东西,现在不收藏,以后自己都没得,全部散落到民间。如果是个很好的东西的话,我觉得自己要建个收藏馆或档案馆,这个工作必须要做,否则忙半天,没有成果。刚才李老师讲了,它有一个发展阶段,它是怎么发展的,这是不是可以在这方面做些很好的整理,这也是包装。要包装得首先有个说法。同时我也去看了几个地方的农民画,四合农民画也请美术界、艺术界、理论界给它总结出来,它的个性,它的特点,它有什么与众不同。这样,几句话就可以看出来四合农民画是非常有特色、非常有个性的,是不同于其它的农民画的。因为现在全国各地农民画比较多。在舟山有渔民画,渔民画色彩非常浓,估计跟渔民常年在海上看到的色彩比较单调有关,对色彩就充满了想象。就画的内容呢,我今天在开幕式前看了一下,确实还是很不错的,有很多亮点,但我总觉得在题材上还可以再开阔些。这里可能有两方面,一方面农民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还可以做些引导。你比如说六合的茉莉花的题材就可以通过农民画来做个反映,茉莉花不光开花,它主要是民歌演唱呀、演绎呀。还可以把我们地方文化通过农民画得到更多的反映。也可以去互相学习参观。我是在哪儿看到普陀的画?是在东济岛,这个东济岛是我们大陆最东面的一个岛,这个岛屿非常淳朴。还有就是如何来包装这个农民画。要去走向市场就要包装。就刚才讲的几样东西要很好的反映出来。我看了金山农民画,市场化运作还是比较成功的,购买的人比较多。至于怎么样进一步与旅游结合呢?在早期去六合的时候,就看到陈列馆摆了些画。那怎么与景区结合起来,我觉得是个问题。比如说四合村,这个村落就是一个很好的游览参观点,那就可以,不管是看农民画,也可以采风,可以有很多农家乐,同时也可以欣赏农民画。或者跟景区结合,跟美食结合,要几个结合才行。如果单单到那个地方去看一个也不成村落的画村,旅游团队去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这个看看怎么做个规划。第二个想法就是要有支撑,与大的企业结合起来。我看金山农民画就有很大的体会。上海的枫泾古镇,它是一个旅游公司在搞,金山农民画是它的组成部分,它有很强的支撑,又有很好的销售渠道。这个不仅靠地方政府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和企业联手。现在很多企业还是非常需求一个文化的东西,企业也要用企业文化来包装自己。另外就是和现代装饰的结合。有些宾馆如果是乡土主题的装修,就可以用农民画装饰,我觉得还是有销路的。我看金山农民画,人家还就卖了不少,它的市场已经打开。金山还有一个好,因为它有旅游公司支持,它已经把很多外地的农民画家引到它那儿去,提供吃、提供住、提供工资,让他们在那儿画画,还可以销售自己的作品。那我曾经也提出,我六合也有农民画,我说我帮你引荐引荐,他们说六合与他们太近了,风格差不多。他们需要与他们不一样的,偏远些的,跑到四川、云南去联系农民画,视野更开阔些,他可以作为旅游公司,不光让游客看到金山农民画,同时还有其它地方的乡土味很浓的农民画,这样效果更好些。我倒建议四合也好六合也好,到上海金山枫泾走一走,我带你们去都可以,因为我跟他们比较熟。现在有些企业不大,但都在写志了。四合农民画70年代就搞了,还可以追溯更远,应该好好整理研究,要有个说法。如果没有说法,这个东西就没有卖点。越是炒作的好就越是能产生效益。作为区里也好镇里也好,它的文化含量也因此一下子就提升了。所以我说应该认真地去做这个事。

主持人:刚才邢会长说了,要从理论的角度给四合农民画一个很好的定位,对将来四合农民画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下面请南大新闻传播系周凯教授谈谈。

周凯:今天非常高兴参加这个活动。刚进来一看是个画展,并且叫“四合农民画展”,我觉得这个题目很有意思,我也参加过很多画展,我觉得这个定位还是比较独到的。前面几位都谈了自己的观点,现在说要把农民画推向市场,我有几个想法。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产品如果要有一个更好的前景的话,它一定少不了这样几个要素,一个要素我们叫渠道。这个渠道又可以分成传播渠道、销售渠道。我们先说传播渠道。今天来了才知道有这么一个四合农民画,以前在媒体上没怎么看到,报纸也好,电视也好,都没有这么见过。从传播渠道来看,这块弱了一些。那下面这就是我们政府、画家本身和我们这些企业家要思考的问题。第二个就是平台。因为我们有再好的名头或宣传渠道出去,你还少一个让人家购买的平台。假如我觉得这个画不错,我到哪儿去找?什么地方看得见?是到六合去?还是到镇上?要有一个常规的展示和销售的平台,这也是我们要考虑的。第三个就是,如果我们这些农民画什么人会感兴趣?就是定位的问题。是政府官员?企业家?朋友?大学生?什么人感兴趣就决定了它以后往什么方向传播。给什么人?什么价位?用什么装裱?这一块也是我们要仔细研究的。它到底是什么人会感兴趣会买它?定位准确了,我们就知道和谁结合了。

主持人:谢谢周教授非常专业的见解。下面请中国文化促进会戴中礼会长讲话。

戴中礼:我就讲一个户县农民画的例子。去年中国文化促进会组织我们到户县走一趟,然后就组织他们到欧洲去展出。用他们的经历说明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那么户县农民画和六合农民画,加上上海金山农民画,这三大农民画多少年来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刚才书记讲了四合农民画走过了一个曲折的道路,他们也是一样,其它地方农民画也都经历了这样的遭遇,都遇到过困惑,遇到过曲折。但是在近七八年,农民画开始复苏,这是有历史背景的。改革开放初,人民的主要目标是发家致富,解决温饱问题,所以农民要承包土地要奔小康,主要的精力放在生产致富上,没有更多的精力去从事创作,政府也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抓经济建设上。通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面貌大不一样了,我们相当一部分农民进入了小康。在农村富裕起来后又开始重视文化建设了。所以近年来,我们各级政府开始重视文化建设,这是农民画开始复苏的重要背景。在这个背景下,户县农民画它基础就比较好。在陕西,从省政府到县政府,都已经把它作为一个品牌来打造,一代一代领导在这个问题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形成了一支比较稳定的农民画队伍。他们建立通往欧美的渠道。这个渠道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在外面搞美术搞企业的华人社团,第二个欧美院校和美术团队,他们接纳这个东西。通过这些渠道,帮户县农民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欧美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是原生态的,是民族的东西,是老外最喜欢的东西;另外老外非常喜欢色彩鲜艳的东西,我们农民画就是色彩鲜艳、鲜明、简洁明快,充满了喜庆气氛;第三它充满了想象力,我们看欧美的动画就是充满了想象。我这次看了农民画,它确实充满了想象力,可以与欧美充满想象的东西相媲美。什么印象派、现代派,它就充满了想象。因为他们建国历史短,没有那么多的传统意识,所以他超前的东西比较多。超前的东西和当代的东西相结合,它充满了幻想。所以欧美国家更重视未来,我们更重视过去,这与我们的历史积淀有关系。我看我们这次农民画充满了想象,还是与时俱进的,有些是超前的,大大丰富了我们文艺百花园。所以我想呢,这件事,我建议走这么几步棋:第一我们争取到北京去办展览,登上国家殿堂。因为说起农民画呢,我们要争取各级的支持,要大胆地去,正因为农民画,我们国家现在正重视农民,关心农民,甚至同情农民,可能收费上就给我们打折扣。你一个美术家不够资格的,美术馆都不让进,让你进,一天一楼大厅的展费就2万块钱,办个3天就6万块钱,几个星期没有几十万,在北京办不了。可是我们农民画去,说老实话就很优惠很照顾,因为全国人民关心农民,关心农民画,特别是一些大画家,看到农民画就很高兴,就像宜兴的大画家吴冠中。户县农民画在北京展览的时候他就去了,他看到农民画非常高兴,握着农民画家的手,连说“谢谢,谢谢,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你们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人家都有这些感情呀,不像那些半拉子画家,看不起农民画。我觉得这是我们农民画重新崛起的重要途径。在我们江苏办展的基础上,我觉得这个水平完全够了。第二个是利用已有的渠道。中国文化促进会组织了户县农民画去欧美,再组织我们六合农民画去,推荐给他们,争取到欧美国家去展出。包括带着几个农民画家去现场作画,老外喜欢看现场作画,就像做包子一样,一边卖一边做,更能吸引外国人的兴趣。如果说30年来“中国制造”闻名世界,主要是机械制造、消费品为主,恐怕今后30年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我们农民画是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是很有希望的。这个需要我们做什么工作的,我跟我们北京的中国文化促进会汇报。

主持人:戴会长用户县农民画成功的案例来指导我们,也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画卷。下面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李研究员给我们说说。

李家珍:谈民间艺术推广我讲四点:首先文化部门要关注,第二是当地政府要推广,第三是农民画要自我发展,第四是社会上有关组织要起桥梁作用,联合发展。我们在民间文艺家协会工作的时候,搞过很多民间艺术展示活动,这个展示活动契合政府有关活动,要配合起来。比如说现在年轻的一代,刚才彭书记讲了民间艺术是否后继有人的问题,我们做过大量的社会调研。第一他们祖传三代的人最后都要绝代。因为什么呢?手工艺被现代的科技手段替代了。比如剪纸,现在是机器压,一压出来一尺多高,又整齐又漂亮,要什么图形电脑就设计什么图形。这是自然淘汰。还有民间艺术家很穷,整天做手工劳动,没有生活来源,叫子女干,子女不干,说干这个怎么生存呀?它就没法传承下去了。所以地方政府最后就给他们发一点补贴、生活费,作为一个保留项目,叫他们在这里搞。我也介绍了很多人在夫子庙那里,夫子庙提供了一些免费的房子。你们六合也可以定期到那儿去展。现在有一种科技手段,你们六合政府最好出钱做一个你们六合特色网站。你只要有网站,整个地球人都全知道,都会上门来找你。这是宣传的一个手法,不要整天守着家门,今天搞个这个,明天搞个那个小动作,震撼力不大的。还有文化部门为什么要关心呢?文化馆呀文化站呀都应该关注这个事情。六合区政府有什么活动了,就应该跟他们联系,然后就把这个民间艺术的团队带到那儿去,作为一个项目展示,慢慢用这种手段推广出去。还有一个自我发展。民间艺术这些人自己要和外界经常联系,参加有很多班呀、活动呀,也要关注这些事情。特别是我们省文联做些大的活动也可以联系。你们谁组织这个事情的,可以给我个电话,文化厅经常跟我要些带着团队出国的,到各个省去展示的。社会团体组织要关注这个事情,要联合发展。这些民间技师要与文化厅呀、地方文化局形成一个网络,形成一个团队的力量,这样才能有生机。单打一出去,人家也不知道你的作品怎么样。比如你们六合的鼓队,我们做过很多宣传,哪里有活动就打电话给他(曾先文),他不仅挣了很多钱,队伍也越来越壮大。还有你们的舞龙也是这样的。就是要经常联络。别的省市景点热闹的地方也可以进去。我们南京有好几个景点免费为民间艺人提供场地现场制作,制作的东西自己卖,也作为他们的一个项目。通过这种方式把自己的东西推向市场上去了,慢慢大家都会了解六合有这么一个有特色的东西。六合其实文化搞的非常好呀。各种活动的时候,农民画可以在里面做一种点缀。这样结合起来,让人家心里面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我们有个民间艺人做塑像的。他每次在家里雕,我们有活动的时候他现场给你雕,要价蛮高的,半个小时捏一个要几千块钱,解决了他们吃饭问题和市场问题。

主持人:李研究员讲的很关键很好,下面请装饰协会孙会长谈谈。

孙建设:今天来呀确实感受不一样。王总一开始到我那儿叫我来,我还不想来。我今天一看这个四合农民画,这确实是我们南京另一个很重要的文化产品,跟装饰界确实可以结合起来。我对艺术上的东西谈不出来,我是外行。对于搞市场来说,我是搞装饰这块的,还是有些成功的想法。一个好的文化产品没有市场,这个文化产品是不能长久的。刚才六合的彭书记也讲了队伍养不住。如果要保留这个队伍,那就靠政府补贴。现在靠政府补贴是不会长久的,关键是要抓住市场。我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能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要政府支持。政府支持不是靠政府出钱,是要动员多方力量。第二要宣传,今天画展办得很好,但我看都是政府领导,没有多少观众,人气不旺。这个画展要广大的消费者来看,市场在哪块?是在老百姓这块。专家来是非常重要的,但专家不是市场 ,只是起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么大一个画展,要吸引老百姓的眼球。第三要让老百姓知道这个画展的特点是什么,它蕴含哪些理念,老百姓才会感兴趣。从我们装饰来说,像这种画要进入我们家庭装饰我觉得很容易。第一它价格低,第二它符合我们家装中的儿童房。现在尤其是年轻人家都有儿童房,而且儿童房的配置相当高,一张床都好几千块钱,花个两三百元买一张画,体现儿童的兴趣。最后我觉得要广泛宣传,要利用多种媒体。检验我们家装博览会办得是否成功,就看老百姓人气旺不旺。这个画展也是一样,如果没有老百姓消费,那只能是收藏,进入不了市场。农民画与我们家装结合,我觉得是有希望的。我们每年也有几场家装博览会,看看怎么结合起来,关键还是要吸引老百姓消费。最后呢就是要有载体。你的画到哪儿去买?老百姓到哪儿买?团购在哪儿买?要有经营的载体。跟我们怎么合作?你不能让书记天天跟我们装饰公司老总来谈,你必须要有个组织。六合很有经验的,龙袍蟹黄汤包、活珠子等很有市场。你这个画推广起来要多关注老百姓的眼球。你跟云锦不一样,你的价格低,色彩也很鲜艳,只要政府下决心打造南京市另一个文化产品,其实还是有底气的,关键是政府的决心。市场运作好了,就不愁队伍养不活。

主持人:孙会长就农民画如何进入市场给我们出了主义,很好。下面请蒋老师谈谈。

蒋义海:大概十年前,我到四合去了一趟,对农民画我是非常热爱的,非常看重的。当时农民画还有个陈立室,还有田原的题词。当时四合农民画名扬全国,在不少报纸上都见了,我特地去看了。我过去画漫画,现在画国画,很多东西从农民画当中得到启发。我认为农民画它是一种母亲艺术,艺术之母。大的艺术家,比如马蒂斯(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这些大的艺术家都是从民间艺术上汲取营养。刚才讲的吴冠中,现在是我们美术界的顶级人物,他也非常喜爱民间艺术——农民画。所以我说农民画是一切艺术的母体艺术,凡是一切有出息的艺术家、画家,离不开我们的母体艺术。我对这个方面看好。我们有的时候要学习它,从中得到营养。我今天看了以后,大有感慨。昨天夜里十二点钟从泰州过来,上午看了以后很震动。一、它是一面时代的镜子。现在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特别重视的。农民画反映出来的农民的、和谐的、农民丰富多彩的生活,一看很幼稚。幼稚是一种美,稚拙美。我们版画大家徐局长(徐开利)是个大内行。另外还反映了爱憎分明的观点。农民画是时代的镜子,农民画为什么被载入艺术史,就是这个道理。第三,它是能够配合我们新农村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农民画在农村普及以后,说句老实话,坏人就少了。大家不仅受到教育,自己也画。我在文艺家协会也干了一二十年,农民画问题,它的关键问题是辅导问题。农民画一直坚持到现在,不简单了。农民画不是光技法辅导,我怎么满足市场需求?市场上什么样的人需求,我就辅导什么样的创作,从内容上辅导。第二个,农民画的出路问题,四个出路:1、作为礼品。好好装裱,作为政府礼品。2、环境布置。王成兵把装饰公司老总请来是个好主意,家里挂个农民画别具风味。3、收藏。现在价格低,适合收藏。要研究哪些人收藏。4、出口。在国外找市场。现在不能闭关自守了,作为政府部门怎么组织?刚才讲金山农民画,他们是有专门的销售班子的,他们在外有人跑业务的。怎么样出口?如果国外有一个大订单下来,你马上就翻身了。有很多老外,我相信他们看了中国农民画绝对喜欢,甚至比中国画家还要喜欢,因为他们喜欢原汁原味的、本土的东西。现在我们可能嘴上喊重视、实际上还没有静下心来研究。我希望六合专门派一个人来研究出路问题、辅导提高问题。如果大批量生产起来,那是要辅导的。如果出路问题解决了以后,你的农民画才有生命力。王林山家我以前去过,那是一贫如洗。但是他数十年下来一直坚持画画。我今天再次看到他的作品,我很高兴。什么叫农民画,我还有个想法、有一个界定,就是“反映现实的,表现农民情趣的,出自农民之手的画。”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农民画有很多,有很多农民画国画,他画的国画你不能叫农民画,所以这个里头有学问的,这个要好好进行学术研究的。

主持人:蒋老师对农民画还是有研究的,给农民画进行了新的定位。下面请著名收藏家刘司令员谈谈。

刘桂成:第一,今天的画展非常成功,但仅仅是个开始,靠一次画展来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画展很成功,但任重道远。第二,农民画的定位问题,一定要保持农民画的独特性。我们过去叫解放军、新四军,那么农民画就是土八路。一定要原汁原味的,反映农民生活的,反映改革开放农村新生活、新变化的。还有一定要出自农民之手的,国画、油画是专业画,不是农民画。第三点意见,要走向市场,关键在转变思想观念。我看了一下,你们现在所做的是补救工作,中间丢了一段时间,脱节了。这还是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事情,中间品牌没打出去。现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 适合抓农民画工作。这是个系统工程。现在如果还用农民的观点来抓这项工作肯定是不行的。刚才大家讲的意见综合起来,就是要转变观念,要打成一个品牌,要制定一个长远规划,要形成一个基地,要加强队伍的培养,要走向市场。国外也好,装饰也好,窗口也好,平台也好,宣传是立体的。网络要宣传,报纸要宣传,电视要宣传,要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否则好多人不知道。只有知道了人才热爱它,才买它。如果你要保住它,你要走向市场,光靠政府也不行。一定要按经济规律办事。所以我说不要很乐观,还有很多事要做。你这个策划人的思想一定要开放,要非常开拓。大家出了这么多点子,你一定要理一理,这是个很重要的事情。一般的搞个活动结束了就到此为止了。你要形成一个窗口,一个品牌,一张名片,这个市场要运作成功的话,要做一系列事情。

主持人:下面我想请农民画家来说说,张国良你的画画得很好,你来说说。

张国良:谢谢领导。我主要吸收毕加索的技法,比如说用脑,脑袋就要画得很大,用手就要把手画得很粗壮。我不会讲,就请我们胡站长讲吧。

胡斌:我跟他一样是个农民,也不会说。刚才各位领导专家讲了农民画如何发展,我就讲讲我们的创作吧。创作这一块,我们就是把握住一个关键,就是刚才朱老师讲的,我们不刻意去学一些专业的东西,比如色彩、构图,就是我们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朱老师他们来辅导的比较少,我偶尔也给一些爱好者讲一讲,我讲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从儿童的眼光来画,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专家也给我们总结过了,色彩、构图不受真实自然的局限,没有任何条条框框。这样思想就放开了,达到你想画什么就画什么的境界。所以我们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夸张、变形。张国良就很在意学习毕加索的这种风格,经常到我们馆里去翻看相关的资料,但他不是完全学人家的,他把别人的特点跟自己的内容结合起来了,这就很好。朱老师特别欣赏他的作品《打桌球》(又叫《规则》)、《扒耳朵》,还有《选举》,人的神情画得很微妙。这种画不管是专家看了,还是老百姓看了,都喜欢。我自己画了《金牛山下茉莉香》,有的老师跟我讲了有点不像农民画,但是我的手法采取的是农民画的技法,我自己画的也不好,因为我看的比他们多,可能脑子里就会受一些专业画的影响,但是又没有学会,就形成了这种不伦不类的样子。刚才老师们讲了,我也仔细听了。我们有了自己的一定的风格,但我们在品味这一块可能还缺一点,以后我们会在这一块进一步的努力。

主持人:下面请冶山镇党委书记李书记说一说。

李长征: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应该说在农民画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四合农民画经历了曲折的、波折的发展过程,今天有这么多领导专家关心农民画,那么做好农民画这篇文章更是我们地方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刚才各位领导专家提出了非常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在今天会后进行认真的整理,形成农民画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这个规划,我们先拿个初稿,最后还要征求各位专家的意见,以这样一个契机来指导我们农民画的长远发展。我们近期要做好三个文章:一个就是农民画的保护。这个工作我们事实上已经在做了。农民画的历史我们要把它整理出来,农民画历史上代表性的人物、代表性的作品,我们都建立了档案。今年9月份茉莉花节期间,区文化局、区文联和我们冶山镇政府准备联合举办一次农民画回顾展。第二个是做好农民画的传承工作。农民画这个民间艺术要传承下去,要赋予它生命力。刚才专家们都提到了作者队伍问题,我们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我们给代表作者发固定的生活补贴,农民画作者的作品由政府收购,并进行包装后作为六合区包括我们冶山镇的礼品。另外,我们还开发了一些产品,下面我们还要与仇董事长等联系,借助你们的平台,逐步地把农民画做成产业,提高作者的待遇,让他们富裕起来,这样农民画才有生命力。第三个就是农民画的发展。我们今年做了几个事情:一个是在5月份把农民画纳入“金陵五月风”活动之一,在桂子山石柱林举办了一个画展。第二个是在石柱林景区(冶山有两大资源和名片:一个是国家地质公园桂子山石柱林,一个是四合农民画)博物馆里专门设立了一个农民画展销厅,让我们知名的农民画家就在现场创作,让游人到了那儿就知道农民画是怎么回事,农民画是怎么来的,然后能够欣赏到农民画,并可以购买农民画。把这两个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农民画怎么能够走向大众,怎么能够把农民画的市场打开,这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刚才很多领导专家提出非常好的意见,我们更加义不容辞。最后,再次感谢各位领导专家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作为我们地方党委政府,将以这次展览为契机,全力以赴,全身心地把四合农民画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主持人:下面请六合区文化局薛少林局长讲一讲。

薛少林:今天能有幸参加这么一个高规格的研讨会,来研讨我们六合的四合农民画,对我来说是个很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作为六合区文化旅游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听了以后,一方面振奋,一方面感到压力巨大。这么多的领导专家教授对我们农民画给了很高的评价,也寄予了热切希望。既然参加这个研讨会,我想谈我的两点想法。我也有这种困惑,农民画的发展就六合来讲已经很长时间了,从艺术层面上来讲,刚才蒋义海老师讲了,它是一个母亲的艺术,是一个艺术的源头,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生态或者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这可能马上专家教授给我们归纳整理。20年前我就写文章讲了,在江淮之滨这么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产生这么一个艺术奇葩。今天我看了这个展览,无论它的题材、内容、手法都在变化。李小山教授讲了“是农民画吗?”是的,是农民画又不是农民画,要探讨这个问题,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就是讲,在今天,作为一种艺术形态或艺术产品,我们都很急。特别是各级政府。我作为文化局长,大家都很急,这朵艺术奇葩要凋谢了。我们现在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有这种观念,一旦要保护,我觉得随着时代的进步它应该要失去了。作为这一朵艺术奇葩怎么办?我们现在搞文化产业,非常时髦。它作为文化产品,今天这么多专家教授共同在帮我们思考这个问题,它究竟是大众的还是小众的。特别是要出国,我们市场定位欧美的话,是大众的还是小众的?我到金山去看过,金山的农民画已经变味了。它的装饰色彩特别浓。它是两个层次的,一个是大众的,作为旅游产品,是低端或中端的;高端的产品作为市政府出国交流的政府礼品。我们四合农民画怎么定位?这两点我一直在困惑。下一步怎么弄?刚才冶山镇的李书记也讲了,我们将在今年的国庆前,就四合农民画的发展历程,我们区文化局与冶山镇政府联合做个回顾展,到时候还要请方方面面的专家、老师、教授到我们那儿去现场指导。这个展览怎么策划?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有的可能都丢失了,可能还要复制,甚至要进行永久性收藏。第二个就是在各位专家教授的指导下,我们对农民画的发展、农民画队伍的培养稳定、文化品牌的打造,要做个规划,并使它操作性更强些,把农民画这朵艺术奇葩、这个名片打造得更响一些,不辜负在座的各位专家教授的期望。

主持人:梅花书画院作为这次画展的承办单位,做出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我们请王总谈谈。

王成兵:这次画展的成功是大家包括王局长和我们这个团队通力协作的结果。刚才刘司令员讲得很好,画展只是个开端,后面还有很多路要走。我本人就想谈谈我的感受,至于定位和风格那是专家和学者的事,我认为渠道和平台太重要了。我们宣传的再好,如果知名度打出去了,人家买不到农民画,那是个问题。这个平台建设对推动它的市场发展有很大的好处。这个平台建设不仅仅开门店、开专业画廊,还要和一些家具城、装饰公司联手。这里面有个策略问题,我认为这个事情是当务之急。第二个是渠道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礼品这个渠道。礼品这个渠道主要靠政府来推动。最大的渠道还是市场,这个市场有国内市场、有国外市场。刚才我们上午展出以后,我得到很多消息,证明我们通过这个展览宣传还是有作用的。刚才有几个领导走的时候就跟我打招呼了。《现代快报》老总赵磊说这个画太好了,他说我这里有一批企业要购买农民画。那如果没有这个展览平台,他们怎么知道四合农民画。或者这一次购买以后去送礼品了,下次再买呢,跑到六合区吗?不太现实。关于展览问题,这次我们在南京展,下次我们要到北京展。刚才戴会长讲了,这个农民画不同于其它门类的画,我们国家现在关注农民,关注小康建设,首先关注的是农民问题。如果到北京展,各方面费用人家会照顾的。要像这次展览一样,农民画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吸引领导来。如果我们赵院长(赵绪成)来,来的领导会更多。当然我们要感谢王局长(王淑琴)的努力。张华清教授跟我讲了,他看了画展后很感动,他说我们9月份由他牵头联系,带一批农民画到俄罗斯去展。展出以后,我们到国外也可以建立个平台。渠道过去了,平台就要跟上来。而我们有很多渠道、很多平台,这是个系统工程,今天谈不了,我就举几个例子。我们有好的开端,后面虽然任重道远,但是已看到希望。我问张华清教授,在国外我们农民画卖多少钱一张,500元还差不多呀?他说200到300美金。还有一个农民画希望在什么地方?它的艺术形态我不想谈,我就跟国画比。目前我们很多艺术家,包括我们一些画院是公家养着他,他自我炒作,卖的价格和他本身的价值不符。只要我们定价合理,走向家具城和装饰城不成问题。我们南京有很多装饰展会,很多很多人流,那儿最吸引老百姓。现在装饰有个理念就是:轻装修重装饰。所以农民画往里面推是最好的切合点。而不完全是农民画,因为我们今天只谈农民画。有个好的开端,也看到了希望,虽然有困难,大家来共同组成个团队,好好理个方案,持续的,不间断的,以最快的速度推向市场,这就是我要讲的,谢谢大家。

主持人:最后我们请王局长给我们讲讲。

王淑琴:我的工作在前面已经做了,往下面发展可能就不是我们的主项了。应该讲3年前我们认识农民画,还是我们六合区司法局吴安林局长推荐给我们的。一听到以后,我们就立马冲到那儿去看,看了以后我被它吸引了。吸引我的是什么?是因为它质朴、原生态,它把农民的心理通过画面表现出来了。我这个时候我就发现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结合点。农民的法制宣传如何进入?我搞了那么多法制宣传,我越来越意识到一点,法制宣传必须要和文化结合。我要寻找这种载体。因为只有文化的东西,才能入眼入心入脑,只有文化的东西才能够震撼心灵。我正在寻找这种载体,能够表现法律思想、法律精神,能够去影响我们农民。我们南京有这么一个画种,我觉得太好了。立马就请司法所的同志去跟农民画家进行普法宣传教育,把法律的思想融给他们,然后再让他们画出这些画来。我们徐开利局长也去了很多次,王成兵老总也去了很多次,刘司令员也去了两次,大家都来关心这一块,我们徐局长又请了老师去指导他们。通过半年的努力和打造,今天终于展览了。在这三年时间,我们做了带有法制内容的小产品,比如台历、明信片、扇子。就是想通过这种画种传播法律的思想。而且六合区司法局把这个有法制内容的农民画做成展板,弄到村里进行巡回展出,还在南京展出过的。在这个运作的过程当中,我们想到还有另外一个途径,这个途径就是我们希望政法工作、司法工作之外,能不能使这部分画家或老百姓富起来,口袋有钱,这是我们一种美好的愿望。结果发现是可以做的,是可以为我们农民服务的,为我们这些画家服务的。既传播这种精神上的东西,又能够在经济上得到实惠,非常高兴。你看我们市文化局局长,特别是王成兵老总,他用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一块,他们从经济角度来思考。还有李小山教授也去了,也给他们谈了市场。我发现大家一努力可以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实在一点,我们感到很兴奋。然后我们就一步步走,走到今天展览了。走到今天的展览,我觉得我们前面所做的是个铺垫,今天才是真正的起步。如果这个起步不再往前努力,这种起步又要退回去了。我想它已经不是80年代了,也不是90年代了,现在是21世纪了,2009年了。大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要使农民兄弟富裕起来。今天各位专家、教授、老总呀,在帮研究市场了,我相信一定能够实现的。如果说我们司法工作者、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我们大家共同努力,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通过这种传播的途径能够传播法制思想,弘扬法治精神,来做些法制文化的东西;同时也使我们这一方的老百姓富起来,这是我们最开心的事情了。所以我要谢谢大家来关心和支持,而且还要继续关心和支持。同时我要告诉你们,我跟市政府的副秘书长都讲过了,你们拿些产品到市政府去,可以做礼品。

主持人:是的,现在原生态艺术比起专业艺术来说更受欢迎,比如《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这些都是原生态的表演艺术。还有这两年原生态的歌手演唱水平比专业歌手要高,中央电视台从06年搞的青年歌手大赛,增加了原生态唱法,结果观众喜欢的就是原生态的、原汁原味的、很纯正的、没有任何雕琢痕迹的。杨丽萍搞的《印象丽江》请的演员很多都不是专业的。我们南京搞的艺术节开幕式,把贵州那些原生态的歌手请来演唱,那节目就是受欢迎。现在我们美术这块的原生态就是过去叫的农民画,是不是现在叫现代民间绘画。是不是要像舞台艺术那样把它推出来。另外也确实有成功的案例,刚才讲户县农民画,还有上海的、陕西安塞的。安塞农民画你们要去学一学,网上就有的。它的特点是所表现的内容完全是民间的、宗教的、民俗的、图腾的、风情的,但是它的样式非常现代,中国美术家协会的领导给它定位“中国的马蒂斯”。这样的画走向世界特别能交流。中国画的文化内涵太丰富了,也太深刻了,外国人不是很懂。水墨的奥妙之处,欧美人看不懂。油画外国人看得懂,但油画的发源地、祖宗不在中国,在欧美,我们是学人家的东西。恰恰民间绘画和他们的艺术观念能接轨,但是样式、风格上完全不一样,民族特色上完全不一样,这就是外国人喜欢的东西。宣传很重要。去年以来,我比较关注农民画,经常在网上点击,我发现我们的东西太少。你只要点“农民画”,基本上没有四合的,都是上海的、浙江的、安徽的、陕西的等等。第二个问题,今天确实是个起点。如果这个东西仅仅是为了炒作,就像我们搞一个政府的形象工程,那我们今天已经大功告成,就此就可以打住,可以结束了,明天电视台一播,效果很好,领导很满意,就过去了。我们不是这样的,确实不是这回事。因为它有这个条件,有这个前景。不是他们(冶山)没有认识到,而是我们专业单位、专业人员和我们的领导真的对民间艺术的价值、影响、作用不知道,我们要认清这个问题。要向陕西学习、向上海学习、向舟山学习,他们真正把它作为一个产业。我们要踏踏实实来搞。这个东西花不了多少钱。搞一台演出要花多少钱?多则千万,少则百万,薛局长呀,这个东西只要10万、8万就行了。我们先搞个活动宣传,更重要的是我们怎么样把它弄出来。我们要有这样的信心、这样的眼光来做这件事。弄好了以后绝对是六合的一个文化产业。六合有几宝,现在茉莉花节是做出来了,雨花石、蟹黄汤包、活珠子也做得不错。而恰恰搞得最早的四合农民画没有做出来,还是我们认识不够。好,谢谢大家。

研讨会到此结束。
                                                     整理:胡斌

爱设计工作室
主办:南京市六合区冶山中心小学   地址: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
联系电话:025-57571170   Email:448791145@qq.com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