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山社区教育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资料文献
【字体:
文化的守望者
添加时间:2014-10-11   文章来源:冶山社区教育  作者:yesce
  父亲一生工作了48年,只在两个职位上游走:乡村教师和文化站长。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迅速膨胀,父亲却仿佛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他依然独自住在文化站,守望着身边的琴棋书画。 

    父亲是个民间书法家,曾经为文学刊物《雨花》题写过刊名。文化站的墙上挂着他书写的不少条幅,有大、小篆,也有隶书和行书。父亲还搜集了不少产自家乡的雨花石,并给它们分别取了名字,陈列在橱窗里。父亲甚至还亲手将旧报纸全部按月装订起来,堆了两米高,与我后来在首都图书馆看到的旧报纸一样。在父亲的经营下,文化站成了小镇吸引人的地方。我当时在家乡当教师,每天都要去父亲那里看报纸、借书或下围棋,有时也照料他的生活。

   文化站按规定可以配一名聘用制干事,父亲接受了我表叔的推荐,将一个40来岁的农民聘用到文化站来。此人叫王林山,耳聋,有个病弱的妻子,还有两个患病的孩子(不久先后夭折)。王林山原来靠理发为生,有时还给别人的家具画些花鸟虫鱼,到文化站以后,乡政府每月给他发一笔固定的薪水,不少知情人盛赞父亲救了他一家人。从此,王林山一边画画,一边做些内勤。父亲不满意王林山总是画些花鸟虫鱼,就教他画人物。我亲眼看见父亲教他从画刊上临摹人像,往往画得变了形,跟幼儿园孩子画的差不多。父亲帮他给画取了名字,然后堂而皇之地与父亲的书法并排挂在墙上。

   一天,南京市文化局的一些干部来四合文化站检查工作,发现墙上挂着父亲的书法和王林山的画,觉得文化气息很浓,在赞赏之余,提出农民画还大有文章可做。此后,父亲像孔乙己教人识字一样,每当见到农民子弟来文化站时,就会问:“你会画画吗?”当对方说不会时,父亲说:“来,我教你”。有一个19岁的农村青年以前从未动过画笔,父亲教他画一幢两层小楼,楼前再画一棵大树,树下画一只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这幅农民画被父亲定名为《农家小楼》,后来居然发表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上,并被香港《文汇报》和《大公报》转载,成为所谓“四合农民画”的代表作。

   在一些文化官员的推动下,“四合农民画”被送到江苏省美术馆正式展出,后来甚至被送到美国、日本展出(出国自然没有父亲的份)。一时间,关于“四合农民画”的报道铺天盖地,自然是王林山署名的最多,于是他被誉为“著名的农民画家”,江苏电视台还对他作了专题报道。一些记者凭着自己的想象把王林山描绘成6岁学画、无师自通的天才,忘了他其实是一个患有残疾的半文盲。

   父亲屠善哲从未在任何一幅农民画上署过名,也没有接受过任何记者的采访,尽管他是大部分农民画的实际作者。这一点,他的上级是清楚的。因此,他获得了一项个人荣誉,得到一份盖着江苏省人民政府大印的先进工作者荣誉证书。父亲一手制造的农民画尽管造成那样广泛的影响,他却丝毫没有成就感。他多次对我说,他这一生都是失败的。父亲在63岁才正式退休,文化站不久也名存实亡。王林山只好继续为生计而奔波,没有人再把他当成是什么著名的农民画家。

   父亲逝世已经3年,留给社会的是一度被热炒的四合农民画,而留给我的除了他写的几幅字,再没有任何有形的东西。但是我永远怀念他,记住他淳朴、大度的人品。父亲安于清贫,为农村文化守望了一生。

 
爱设计工作室
主办:南京市六合区冶山中心小学   地址: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
联系电话:025-57571170   Email:448791145@qq.com   
回到顶部